近视是宅出来的吗?

【南方都市报报道】据眼科专家的观察,近视不断呈现出发病高、低龄化、进展快的趋势,大量7—8岁的孩子开始戴上眼镜了,而且近视度数一年增加100度以上。近视是“宅”出来的吗?近几年,国外有研究将近视成因指向较少的户外活动,试图推翻遗传、过度看近等“经典理论”。那到底谁才是近视的“罪魁祸首”?来看看专家诊断!

症状

近视高峰年龄减小

如果把人体看作一台仪器,眼睛算是#!精妙的部件了。为了看清近处的物体,控制晶状体的眼部肌肉会收缩,将物体的像聚焦到眼球后方的视网膜上。而近视患者的眼球是略微拉长的,他们的眼睛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却成像于视网膜前,眼前只是模糊一片。

2005对全国不同阶段的学生近视率调查显示,小学为32%,初中是58%,高中达75%,大学则升至82%。而5年后的2010年,这四个数据全线上升,分别是41%、67%、79%、85%。小学的增加趋势#!明显,初中次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近视防控专家卢金华表示,干临床多年,他#!明显的感触是近视逐渐呈现低龄化和近视进展快的趋势。浙江的一项权威研究数据得出的结论称,出现近视的高峰年龄从10年前的12岁变成了前两年的10岁,“目前大量7—8岁的孩子都近视了,很多孩子的近视度数出现每年100度以上的增长,这是很可怕的。”

病因

遗传过度看近是病因

谁是近视的“罪魁祸首”?卢金华表示,遗传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科学界已找到4—5个基因位点,它们的变异与近视直接相关。双生子近视研究也显示,虽成长环境未必完全相同,但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与异卵双胞胎相比,在近视的趋势上更为趋近。

且新加坡研究证实,近视也存在种族差异,在相同环境下,华人近视率达82%,而印度裔为69%,马来裔#!低,只有65%。“目前学术界认为遗传在病理性近视中占据了60%的作用。”卢金华介绍,病理性近视是相对于单纯性而言,区别是发病早晚、进展快慢、结局度数高低,“研究病理性近视更有意义。”

“过度看近”等环境因素也是常被提及的近视“杀手”。动物实验显示注视近处过度是近视的一大不利因素。城乡差异的对照调查也有这一指向,研究默认城市孩子处于密集的人群中,在室内的时间很长,乡村房与房距离较远,乡村孩子注视近处的机会相对城市孩子要少,2009年,眼科中心进行的大样本调查显示,海珠区中心位置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近视率为55%,而同龄的白云区农村的孩子近视率是25%。国内亦有医院做过不同课业负担的学校近视率的对比,力图证明过度看近与近视的关联。

浙江近视年龄提前的调查还指向电子产品的使用。“孩子目前近距离使用眼睛的方法主要是阅读和使用电子产品,基因在一代人中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改变,那电子产品就是#!好的解释。”卢金华说。

诊断

近视与“宅”有关系吗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近视研究者伊恩·摩根则将眼光聚焦到了“户外活动”。他基于流行病学研究估计,孩子们需要每天在至少1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待约3个小时才能避免近视,这大约相当于一个人夏天在大太阳下戴着太阳眼镜站在树荫下接收到的光照亮度。

他和眼科中心的一个团队展开了一个为时三年的试验:在广州随机选取6所学校,让其中六七岁的孩子每天放学前上一节40分钟的户外课;在另外6所学校中,孩子们的课程表不做变化,以此对照。在参与了户外课的900多名孩子中,9—10岁开始近视的比例是30%,而在对照学校,这一数字是40%。这一研究结果正准备发表。他在《眼科学》上撰文指出,室内运动似乎起不到同样的效果。

而这一理论试图推翻曾经的遗传、过度看近等学说。近视真的只是“宅”出来的吗?“我认为这只是逆向思维的观点,我研究室内怎么推进近视,你研究室外怎么阻止近视,这不冲突,不能推倒原有的理论。”卢金华表示。

误区

眼镜会让近视度数加深?

卢金华称,眼镜是矫正真性近视聚焦不良的#!简便的办法,它能维持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不会让人形成眯眼、皱眉、歪头的坏习惯。戴眼镜对于近视的发生远远没有遗传和环境因素扮演的角色大。“不要把眼镜看成洪水猛兽,但要注意科学配镜。”

按摩和肌肉锻炼防近视?

卢金华表示,眼部周边的穴位按摩在改善血液供应方面可能有作用,但对近视产生的主因———眼轴拉长并无抑制作用。

饮食等控制能改善近视?

卢金华称,从饮食、光线亮度和观看颜色等方面改善近视,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不能轻易下结论。

预防

●预防性筛查。父母为高度近视者及发病早、进展快的近视者,在5岁左右就应该进行预防性筛查,并进行重点防控。

●减少近距离视力负荷,不连续用眼。在手臂距离以内的话,看小字建议15分钟休息一下,看大字建议25分钟休息一下。电视机跟沙发的距离#!好超过3米。

●良好用眼姿势和用眼环境。少用躺、趴、歪等姿势用眼。适度照明,过亮和过暗都易导致疲劳,用眼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光线差不宜过大,如关灯看手机、IPAD等。不宜在晃动环境集中用眼。

●增加户外活动。但在户外活动时,尽量摒弃玩手机、IPAD等。

●定期体检视力,每半年应该体检一次。对孩子近视进行及时治疗、干预。

●使用角膜塑形镜等干预手段。如果孩子近视发生早、发展快,可采取角膜塑形镜等手段进行干预,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是一种高透氧的、逆几何设计的角膜接触镜。主要用于夜间戴,通过压平角膜来降低近视度数。

南都记者阳广霞通讯员吴小芳